高原惊雷破冰河
融雪悄然润冻土
AWAKENING
OF INSECTS
传/统/二/十/四/节/气
当第一声春雷乍响,惊醒了蛰伏于地下冬眠的昆虫,惊蛰这个充满生机与希望的节气,便带着融融春意,悄然来临。在这美好的时节,让我们一同走进惊蛰,探寻其中的奥秘。
惊蛰三候
传统二十四节气
一候桃始华
惊蛰,又名“启蛰”,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三个节气。斗指丁,太阳到达黄经345°,于公历3月5至6日交节。惊蛰反映的是自然生物受节律变化影响而出现萌发生长的现象。时至惊蛰,阳气上升、气温回暖、春雷乍动、雨水增多,万物生机盎然。
二候仓庚鸣
惊蛰后五日,“仓庚鸣”,仓庚就是黄鹂,黄鹂最早感春阳之气,嘤其鸣,求其友。仓为青,青为清,庚为更新。
三候鹰化鸠
再五日,“鹰化为鸠”,古人称“鸠”为布谷鸟,仲春时因“喙尚柔,不能捕鸟,瞪目忍饥,如痴而化”。到秋天,鸠再化为鹰。
惊蛰习俗
传统二十四节气
惊蛰
传统二十四节气
吃梨
惊蛰有吃梨的习俗。惊蛰节气,乍暖还寒,气候比较干燥,很容易就让人感到口干舌燥,身体不舒服。因此在北方有惊蛰吃梨的风俗习惯。
吃蛋
除了吃梨,还有惊蛰吃蛋的说法,据说是因为惊蛰这一天要祭祀白虎,而白虎通常獠牙张嘴,只有以蛋喂食,饱食后它就不会伤人了。而经过演变,当初喂给白虎的鸡蛋,如今变成了喂给人们自己。
炒豆
在北方一些地区过惊蛰要吃炒豆。人们将黄豆用盐水浸泡后放在锅中爆炒,发出噼啪之声,象征虫子在锅中受热煎熬时的蹦跳之声。
莫负春日好时光
传统二十四节气
惊蛰唤醒了春天的梦
迎来了繁花似锦的季节
趁着风和日丽出门踏青
莫负春日好时光
来源:青海文旅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