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播音腔附体)
她~独立坚强~排除万难也要站在101的舞台~
她~勇敢拼搏~顶住压力也要追求梦想~
咳咳……用人话来说,她就是《创造101》的一个练习生=-=
她比较特别的一点就是,她是踢馆选手。
同时,也是被黑得最惨的一位,连3unshine的黑粉都不如她的多。
究其原因,主要有两点。
一是长得不符合大众审美,更不符合大家对女团的审美。
大家对女团的印象一般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然而,wuli菊是这样的——
其他练习生表演的时候是这样的
这样的
或者是这样的
然而,wuli菊是这样的——
曾经有人黑王菊,说她是铁人王菊必不会流泪,说她单手可以打败灭霸。
因此,也留下了那句流传甚广的“地狱空荡荡,王菊在人间”。
在“肤白貌美大长腿”当道的今天,王菊给大家的第一印象可以说是“惨菊人寰”,让大家主流的女团审美彻底幻灭。
直至现在,仍然会有人说,“如果菊姐C位出道,这样的女团真的有人看吗?”
二来,有人怀疑王菊是鹅选之女,所以对她的厌恶之情又增加了几分。
不得不说,王菊的晋级之路实在太过曲折离奇。
空降踢馆,被淘汰,燃鹅,abby退赛,意外得到晋级资格。
(其他被淘汰选手粉丝,尤其是3unshine的粉丝仇恨值+1)
第一轮票数太低,被淘汰,燃鹅,因为小组表演获胜,pk掉倪秋云,被选为旁听生。
(其他被淘汰选手的粉丝,尤其是倪秋云粉丝的仇恨值+2)
她的长相,加上这么多太过巧合的剧情,无疑让她成为众矢之的。
毕竟,大家都不会相信,一个“灭霸”在没有后台的情况下,可以在101的舞台上呆这么久。
为什么会Pick王菊?
从单纯的恶搞现象到真正的粉丝文化,这一场“菊风行动”来得非常突然,甚至有很多人觉得,现在仍然有很多人是借着这波热点,在单纯地恶搞。
其实,很多人最初说要pick王菊,是出于单纯的戏谑。
对于电视综艺,大家其实都心知肚明,怎么可能没有剧本?101个女孩选秀,怎么可能完全顺应粉丝的意见呢?
正如微博博主“马主见”所说,这本身就是个娱乐至死的时代。
男团女团选秀节目层出不穷,以前的戏码看疲了,观众渴望新意,渴望大跌眼镜,渴望格格不入,渴望打破暗箱操作,节目潜规则。
人人都有恶趣味,阴暗面。表演看多了自然就想看人出糗,出糗的人会得到更多的关注度。你可以在台下戏谑的跟朋友说“看看看,就是这人!还是我选她上台的。”
詹金斯在《融合文化》一书中,曾经提到粉丝的自我赋权。
在这场“菊风行动”中,本身就是电视制作人与粉丝之间的权力争夺,尤其是在网络时代,粉丝对自己有了新的要求,即“拥有参与媒介叙事的创造和发行的权利”。
在王菊身上,也便是大家想要通过自己的“pick”来为菊改写剧本。
这中间有的人是出于“逆反心理”,有的人是真情实感,他们唯一相同的点就在于,他们想要真正参与其中的权利。
然而,从王菊自己说出“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我是来自地狱的使者”之后,舆论似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原本“搞菊”的那群人,开始真情实感地“追菊”,还有更多的“菊外人”开始变成“菊家军”,“陶渊明们”日益壮大。
估计很多营销公关团队都惊呆了,这几日正在疯狂研讨“王菊为毛能够逆转舆论”吧!
毕竟,一个名人想要实现口碑的跨越,是一件非常难的事情,尤其是逆转“黑粉”,然而,王菊做到了!
这种逆转,一方面是王菊本体接纳了外界对她的戏谑,通俗来说就是“敢于自黑”,另一方面是王菊传达出来的人设满足了粉丝的情感需求,形成身份认同。
最近两期的《创造101》,王菊的表现为她圈了很多粉。
在马东面前,她可以很真实诚朴地表达,自己想要粉色的衣服,因为那是实力的证明。
她也曾是白瘦美,但是那不是她想要的自己,尽管“美黑”不被很多人接受,但是她愿意做自己,她说:“我有我自己的信条。”
在创作歌曲的时候,她写下“IACE”,独立、能干、关爱、优雅。这是她中学的校训。
她说:“精神独立,经济独立,对于女性来说,我觉得太重要了。”
她在拉票的时候,说,重新定义女团的机会在你们手里。
这些话戳中了很多人的内心。
而镜头不经意扫到的那个王菊简陋的手幅,更让大家产生共情。
尤其是LGBT群体和很多提倡平权的女性,Ta们在王菊身上看到了那种“做自己”的坚持,有可能这个“自己”与主流审美格格不入,有可能这个过程会让你受尽嘲讽,但是却依旧坚持。
这其中是勇敢自信,甚至是叛逆。
就像克洛斯伯格(1992)提出的"感受力"的概念,他认为粉丝可以通过调动和组织情感投入,建构出个人的身份和权利感,这种建构会导致他们可以对自已的情感生活重新拥有支配权,从而可以更好的应对新的痛苦、悲观主义、挫败感、异化、恐惧及厌倦。
在网上,就看到了很多真情实感的感慨,
比如微博博主@老鸡灯儿说:
“我学了十几年的国画了,从小就是被家里定好了以后就只能走这条路了,大学专业我放弃了纯美,我选择了视传。我也没参与过什么这种投票什么的,最多也就是投班长。不过投来投去也就是那几个人,闭着眼睛就能猜到。以前我真的不太信逆天改命这种事,我觉得很多东西最初的时候就已经可以预料到结尾。但是给菊投票真的是我做的唯一一件不信邪的事了,我就是不信邪,我就是要拿我手里的票做我的选择,我自己的生活可以选择的除了今晚吃什么之外已经不太多了。帮菊改命某种意义上说,有点像实现我自己的想法一样,我就是想要我自己的样子。有点你支持的那个人,隐隐约约就代表了你自己的意思。虽然只是一个投票,但是总觉得和大家一起做了一个特别了不起的事儿。”
再比如@马主见说:
王菊更能代表我们普通人。她年纪大,皮肤黑,和其他女生比相貌也不出众,但她贵在真实,努力,欢乐,勤奋,敢于自黑,笑着正面说出“地狱空荡荡,王菊在土创。”别人问她过去那么美,想回到过去吗,她说不想,因为那不是真正的自己。观众们其实早就知道结局,知道她成为不了最后的11人。但就是想支持她,想看看她能走到哪一步。因为其他女生大部分都有背景,有钱,或者相貌出众,才艺不凡。但她们都离生活太远,离普通人太远。唯有王菊,她真实得就好像你身边那个总在努力却还是吊车尾的朋友,自带阳光,有种莫名的亲切感。人们可能最开始只是想恶搞,但至于黑转粉则是陶渊明们从王菊身上看到了熟悉的朋友或者过去的自己。“谁没当过吊车尾呢。”生活就是这样,人人都笑王菊,人人都是王菊。
很多人通过Pick王菊,来表达自己的主张,这更像是一种精神的引领。
因此,才会有人说,“给王菊投票,某种意义上是给'不可能的自己'投上'可能的一票' ”。
当越来越多的人加入菊家军,这一场“菊风行动”开始席卷整个网络。
从表情包到菊言菊语,再到“控瓶”的新型拉票方式,“陶渊明们”的热情比以往来得都要更加猛烈。
其实,以往也有很多gay icon,也有很多“精神引领”的名人,但是为什么是“菊风行动”席卷网络?
也许,是因为这是一次真正的“民选”。
大家通过仪式抵抗所谓的传统,不被定义,真正的“做自己”。更为幸运的是,大家看到了努力的结果,逆风翻盘这句话不再是空话,而这一切不正像漫画一般热血吗?
试想,当热血漫画成为现实,又有谁不会被感动呢?
有一句话说得很契合,“我们没有在追偶像,我们在创造自身群体的代言者。”
这一场“菊风行动”最后会走向何处?
是如《通过仪式抵抗》一书中所写,亚文化本身对传统的抵抗,最终会被消费主义收编,还是真的能够改变甚至引领时代?
这,还值得继续观察。
来源 | 剧逗社
作者 | 小豆子糕疯
已授权,转载请联系原作者
▼
点击图片阅读 | 整容,为啥都想整成大眼睛、窄鼻子?
点击图片阅读 | 山西面食不接受批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